湖北齐星集团

湖北齐星智能停车设备:停车难,难于上青天?

时间:2019-03-22

作者:

来源:中国政协网

全国政协委员、汇业(南京)律师事务所主任魏青松:停车费应用来发展改造老旧小区停车位

“这是一个老问题、大问题、难问题。长期以来,社会对这个问题也是高度关注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、汇业(南京)律师事务所主任魏青松这样形容“停车难”。

那么这个“老大难”究竟要如何解决,魏青松委员根据自身经历经验,提出了几点建议。

众所周知,香港的土地面积比起北京、上海要小很多,但那里人口密度却比内地很多大城市都要更大。“我在香港生活过,包括大家现在出差、旅游去香港也能感受到,那里的拥堵程度比内地的北京、上海这种大城市小得多。”魏青松讲道。

香港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?其根本,还是因为那里有着非常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。因此,魏青松认为,“要解决停车难问题,首先就是找寻替代交通,也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,鼓励人们少开私家车。”

从供给侧的角度,魏青松又提了第二点建议———增设停车位。他表示,在规划建设时,对于新建筑,无论是住宅、办公或是其他用途,必须建设相应比例的停车位。对于老建筑,则可以采取“见缝插针”的方式,增设地上立体车位,或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设地下车位。此外,机关大院、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,也可以考虑白天停单位员工的车,晚上让附近居民停车,实行错峰使用停车场,并可以适当收取停车费。

魏青松第三点建议则是从抑制需求的角度考虑,例如北京实行的买车摇号、出行限号,或者在城市拥堵区域、核心区域适当提高停车费。“这些停车费就可以用来兴建、发展新的停车位。”魏青松表示,现在一些部门把道路圈起来收停车费用来自我创收,这是不公平的。道路资源是公共资源,应当把这些停车费用来发展改造老旧小区的停车位。

此外,魏青松还举了新加坡和伦敦等国外城市的例子,“开车时需要交过路费,过路费的收取和车上的人数成反比。”以此来鼓励大家搭车出行。

“总的来说,这是一个系统的问题,必须长远规划、综合考虑,提出系统方案。”魏青松最后说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:香港经验曾缓解上海“停车难”

“缓解‘停车难’,香港经验或许可以推广借鉴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之所以如此说,是因为他的一件提案曾缓解了上海“停车难”问题。

那是2012年,世博会之后的上海,小汽车保有量上升,“停车难”问题十分突出。同为大都市,屠海鸣在香港却看到停车难题是可以破解的。他了解到,“停车难”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也发生过,在油麻地、湾仔、上环等老区,停车场一位难求,也常常因为路边乱停车而造成堵塞。但如今,香港的停车状况已发生巨大变化。

屠海鸣告诉记者,从“停车难”到“停车易”,香港主要采取了几个措施:一、《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》对新建住宅、写字楼等大厦配套建设的停车位数量有明确规定,香港运输署每隔数年便会进行香港泊车位需求研究,根据泊车位供求情况,运输署会相应地要求《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》增加或减小建筑物配套泊车位的比例;二、实行错时停车,拿出政府部门物业里面的停车场,在非办公时间开放给公众泊车;三、使用咪表停车位增加周转率。

“此外,优先发展公共交通,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停车位需求,这也是香港解决停车难的重要经验。”屠海鸣将香港经验整理成提案后,引起了上海市交通部门的重视。“他们多次找我交流,我还将香港的具体做法拍成图片,提供给他们参考。后来,错时停车、发展立体停车位等方法在上海逐步实行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‘停车难’。”屠海鸣说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副会长何润生:“停车难”也是澳门首要民生问题

“包括‘停车难’在内的交通问题,已经成为澳门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,排在第二位的才是住房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副会长何润生说,“澳门也有‘停车难’,当前澳门交通的死结正是泊车位不足。澳门的机动车密度之高居全球首位,城市道路、停车场的增长速度远追不上车辆增长速度。”

何润生介绍说,澳门私家车约11万辆,公私停车位有12.6万个。“表面看似乎车位充足,实际上相当部分停车位属于私人,缺乏有效的流动性,且各区车位分布十分不均衡,导致车位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。”

目前,澳门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解决“停车难”问题。同是澳门立法会议员的何润生告诉记者,首先,澳门政府大力发展如轻轨、公交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。其次,利用增加车辆购置税、提高停车费、加大违规停车成本执法等方法,控制机动车保有量上升。另外,在新建的公共房屋增加公众停车位。同时,加快步行系统建设,提倡居民步行。“澳门地方小,不少居民步行上班也不过在半小时内,这也是澳门优势吧。”由于工作需要,何润生经常去社区听取居民意见,他笑着说:“我就常常步行,不仅方便,还能锻炼身体。”